以前很愛纏著協理問東問西,問他在統一是怎麼當PM的?問他在統一怎麼針對一個新產品做開發?怎麼和客戶打交道?怎麼帶領團隊?其中,有個問題是這樣的: 「你是怎麼在工作中restart?」 ,讓自己一直都保持好奇?保持強烈的求知慾?讓自己永遠保持熱情?對待自己的工作、同事、主管、下屬? 很多時候我都以協理為榜樣,因為覺得如果當一個大人可以像他一樣有深度、有氣度、又快樂,如果我以後想要成為這樣的人,就問問他平常都做些什麼,照著他的作法做,就是很好的學習。 協理的作法是一個時期就會拿一本書出來看,看看和工作有關的書,翻翻和工作無關的雜誌,讓自己「重新開始」、「保有初衷」,我手邊有一本《我的快樂提案-過得還不錯的一年》,作者針對12個月設定主題,採取計畫,改變自己的生活,比方說一月是「活力」,他會想很多,討論很多,最後實際做許多可以增加自己活力的任務,每看完一個章節我會列出想要做的事,關於一月「活力」我設定要做的事如下: 1.每天拉筋(睡前伸展真的不賴!) 2.一週最少三次鄭多燕(好像一週一次就很多了。) 3.每週打掃(我從大三開始每週都有做到,而且我打掃的不只是我的房間,還包括了公用的空間,我想我室友都因為這樣而愛我,哈哈!) 4.多走路(因為尼采說 所有偉大的思想都是在走路時想出來的 ,但我目前只有一次從東興路走回南京東路的紀錄。) 5.每天花一首歌的時間整理環境(這個也都有做到,其實每天一首歌的時間就能讓環境變得順眼。) 6.把東西送朋友(讓東西不長灰塵長愛。) 7.把問題弄清楚(很多煩心的事情背後都有一個問題,要試著找到他,面對他,解決他) 8.一分鐘原則(一分鐘內能解決的事情絕不拖延) 9.試著表現出自己想要的感覺(儘管我們以為先要有感覺才會有與感覺相符的行為;但事實上我們往往是因為有了那樣的行為,才會有那樣的感覺) 所謂的活力就是讓自己更有力量去完成其他11個月想要做的事,慢慢的,我已經把一月想完成的九項事情都納入我的生活中了。 **屬於林貝貝的快樂生活提案可以慢慢來,但我希望每一點做到最好**